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》,推出一系列政策,让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实现“无缝对接”。
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,既关乎当下,更利于长远。2025年,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,达1222万人。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,着力把优质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,既要让人岗精准衔接,也要优化环境、升级服务、加强职业引导,激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,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要“促进充分就业、提高就业质量”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,就需要强化就业指导,既树立正确的求职观、择业观,也精准定位,善于扬长避短,方能让更多高校毕业生“职”达未来。
从“早”谋划,科学规划成长路线。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,其就业关系千家万户。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所服务的重要群体,要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脚步,就需要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。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高校毕业生要在毕业之际,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,在适合的赛道上闪闪发光,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就需要更早一些,明确自己的志向,把准前行的方向,方能认定自己的道路,更加努力地朝着既定目标奔跑。
向“需”而行,精准提升就业能力。 就业,是一场供给与需求的“双向奔赴”,需要精准匹配毕业生与企业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,就需要坚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,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,促进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适配,让高校毕业生“毕业”即“就业”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不仅要注重理想信念、个人梦想的树立,也需要注重学生求职技能的提升,这就需要广泛开展成才观、职业观、就业观为重点的就业育人教育,拓宽眼界视野,丰富知识,成为新时代需要的“一专多能”“多专多能”的复合型人才,与时代更合拍,才能在擅长的领域有新作为。
以“实”启航,积极实现个人梦想。 做好就业服务指导,强化就业育人实效,要把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,通过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,开展“一对一”谈话,对简历撰写、面试技巧、政策解答等方面进行宣传和培训,以个性化就业指导,帮助高校毕业生精准导航。同时,应该看到,不同学生的能力特长、性格特点、职业发展方向等存在不同,要科学引导,更要激励担当作为,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,更好地实现培养一人、就业一人、致富一家。
就业,一头连着万家灯火,一头系着经济大局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,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在优化培养供给体系、强化就业指导体系、健全求职招聘体系、完善帮扶援助体系、创新监测评价体系、巩固支持保障体系等“六大体系”上下功夫,更要注重引领带动,帮助高校毕业生精准定位、快速就业,不断强化就业育人实效,让发展更有温度、民生福祉更有质感,夯实幸福之基。